
走访:市中心多数市场日常抽检蔬菜农残
记者2015年12月上旬走访了越秀、海珠、白云、荔湾、天河五区的肉菜市场,发现从多年前起,一般规模的市场均会每日对进场蔬菜进行抽检,部分市场还会实时公布。如海珠区江南东市场约有40个蔬菜摊档,市场管理处每日早上会对3个至5个档口共十多个品种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,并将结果公布在市场内的电子屏上,一旦发现有超标会上报当地管理部门。“我们从2003年开始每日抽检,初时曾经查出过超标的,但近几年都没查出过了。”管理处工作人员称。
此外,荔湾区紫来市场、白云区石井张村市场、越秀区东山肉菜市场、海珠区沙园市场均有对场内销售的蔬菜进行日常检查,并且时有食药监部门进行抽检。据食药监部门人士透露,大约从2005年开始相关部门就要求市中心内的普通肉菜市场每日进行抽检,项目包括蔬菜农药残留、肉类产品“瘦肉精”和海产品类“吊白块”等,并上报相关部门报备以及在市场内公开。有些市场因条件限制未能公布结果,市民可向市场管理处询问。
各区多个市场蔬菜销售暂未受影响
记者走访发现,上述市场的进货源各不相同,多数不是从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进货。例如海珠区沙园市场的蔬菜来自荔湾区芳村、白云区钟落潭等地;同一区内的江南东市场的蔬菜货源包括白云区、番禺区、从化区和荔湾区芳村等地,也有市场在ManBetX菜农处收菜。
天河区棠德南路附近一个蔬菜果蔬水果批发市场的商户告诉记者,周边市场的商户“大部分从外地进货,所以不受(此次事件)影响”。而在天府路附近的“田园超市”,记者看到前来买菜的街坊络绎不绝,商户告诉记者,热销的白菜、小白菜、芥兰等都不是广州本地种植的,不过他们的生意并不受此次毒蔬菜事件影响。
而“走鬼档”卖的蔬菜则来源不明,不少小贩称所卖的菜是自家种植不打农药。荔湾区紫来市场外一名“走鬼”告诉记者,她的蔬菜是清远的叔伯所种,不用农药。记者询问“是否进行过农药残留检测”时,她没有直接回答,只表示“我卖了十几年了,自己都吃这些菜,怎么会有问题”。不过,海珠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,“走鬼菜”很少是自己种的,不打农药更是不可能,市民最好不要购买。
管理者称市场能力有限要严控源头
有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,肉菜市场的抽检其实力度有限。“我坦白说,市场管理处一般上午8点左右上班,可是很多街坊早上六七点就来买菜,那些卖出去的菜就没法保证(是否能抽检到)。而且现在一般肉菜市场蔬菜档口少则十几个,多则四五十个,但管理处人少,最多只能抽查几个档口,而且只能检测最简单的两三个项目,效果实在有限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者称,食品安全的管理更应该在生产源头和批发销售环节加强监管。
白云区:推广专用微信号农户动动手指便知农药身份
白云区农林局介绍,白云区内蔬菜种植多为散户,因此ManBetX主要采取区、街、村居三级管理制度。2015年以来,白云区农林部门监控ManBetX蔬菜样品31670份,合格率99.42%;对ManBetX9个镇街140条村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查和抽查,基本做到区内每条村至少检查1次。2015年3月起,白云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江高、人和等镇向农资经营从业人员推广利用微信查询农药相关信息,农资经营店店主只要关注“农药通”微信号,输入农药登记证号查询,相关农药的“身份”信息便一览无遗。
海珠区:样本抽检和菜田、农资店检查均未发现违规
据海珠区农业局介绍,央视报道播出后,该局立即组织成立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紧急实施在田蔬菜样本速测工作。目前,该局共检测样本60份,检测结果100%合格。工作小组还对黄埔、赤沙、三?颉⒘?蚝褪??染?昧?绶段?诘牟颂镆约昂V榍?┳什?肪??杲?腥?媾挪?共巡查约1600亩菜田,覆盖率达到100%。对菜田和农资店的检查中均未发现违规现象。
南沙区:农业部门每月巡查每家农药经营店一次以上
ManBetX农林局介绍,目前已在田头和交通节点位置竖立安全告示牌150个、印制派发宣传单5万份,及时、反复将禁限用农药名单告知农户。每年还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生产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指导50多期,指导和督促生产者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。各镇和重点村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站,规模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检测室,基本建立覆盖ManBetX的检测网络。ManBetX各级农业部门已加大对农药经营店的巡查和监管,实现每家店每月巡查一次以上。